您现在的位置:海陵智慧教育 >> 业务工作 >> 文件汇编

海陵区2019年教育工作要点

作者:区教育局 来源: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3日 点击数:

 

泰州市海陵区教育局文件

 

泰海教〔2019〕28号

 


 

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海陵区2019年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市少年宫,教师发展中心:

现将《海陵区2019年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海陵区2019年教育工作要点

 

 

                                      泰州市海陵区教育局

                                       2019年2月22日

附件

海陵区2019年教育工作要点

 

2019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论述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区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以“教育品质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提升”为总目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海陵提升“首位度”、发展“高质量”贡献教育力量。

一、坚持严字当头,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化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令畅通。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完善“一校一章程”引领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指导学校党组织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大“学习强国”手机APP学习平台的推广、使用和管理力度,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机制,构建责任细化、量化、具体化的工作格局。

2.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从严落实争做“四个合格”党员月晒季评年考、“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党内生活质量。根据部署要求,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切实履职担当作为。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学校创建,加强基层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互融互促,着力提升党建质效。健全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强化通报整改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大沈毅中学党员组织生活馆阵地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组织活动,做优用好“先锋e家”微信群,提高党日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践行四种形态,压实“两个责任”,突出加强纪律建设,开展效能跟踪督查,促进教育系统行风进一步好转。多种形式开展党规党纪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确保全年活动开展不少于四次,做到全员覆盖。建立学校廉政风险点排查制度,强化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特别是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整治违规招生、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行为。深入开展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不断完善局机关廉政风险内控制度。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为重点,持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二、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教育改革探索

4.明确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照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精心筹备并提请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出台《海陵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海陵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规划文件,对全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任务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5.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完善“名校+”办学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建设,积极探索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之路,着力构建优质课程开发、共享机制,探索教师研训、教师交流、人才培养的联盟互通机制,积极打造紧密型联盟办学格局,激活学校的自主发展活力。探索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模式下,校内课程设置、教育资源和人员流动衔接新机制。

6.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制定“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试点开展“区管校聘”工作。进一步优化教师交流机制,统筹师资配置,着力解决部分学校紧缺学科师资不足和教师结构性矛盾。探索公办中小学购买教育服务办法,全面规范购买服务行为。突出业绩和能力导向,建立健全教师职称考评机制,完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探索更为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按照《泰州市海陵区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优化机关内设机构设置,整合科室职能,推动人员双向流动。

7.推行教科研模式改革。全面推行“精准施教”教学管理模式,提倡中小学校多途径、多形式探索教学管理改革,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推进基于“优势联动”的合作式教研,进一步优化联片教研、区域协作教研、市区联动教研等方式,深入研究课程改革动态,提高课堂教学和集体备课的有效度。定期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共同体互助等形式,开展课标和考纲研读、教学艺术研讨、试题命制研究、试卷有效评讲等主题研训活动,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体系。

8.推进督导评价机制改革。针对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和教育工作考核、教育现代化监测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共性化指标和个性化指标相结合的督导体系,提高督导工作的靶向性,促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研制新一轮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方案,有序开展新学期学生养成教育、学校安全工作、校园欺凌综合治理等专项督导。针对性组织开展民办幼儿园专项督导。进一步优化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运行质态,选聘新一届责任督学。争创国家级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三、坚持协调均衡,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9.实施学前教育增量提优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推进海陵幼儿园、头营、凤鸣雅苑等5所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确保海陵幼儿园主体工程封顶,力争交付使用头营幼儿园、凤鸣雅苑幼儿园。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和使用情况的清理整顿工作。积极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新增4所普惠性幼儿园。加强对民办普惠园政策研究,出台《海陵区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办法》。继续推进幼儿园服务区试点工作。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启动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加大“品牌园”和特色品牌项目培育力度。创建1-2所省优质幼儿园。

10.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专题调研。适度调整施教区范围,严格控制择校招生。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控减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实施“初中强校”工程。完善教师流动体系,建立教师交流长效机制,鼓励骨干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走教支教,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1.提升社会教育规范管理水平。推进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促进社区教育从强调覆盖面到内涵发展转变。加强社区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启动新一轮“省社区居民学校”创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从严实施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化审批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12.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继续实施《海陵区第二期特殊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加快海陵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进度,推进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指导扬桥小学继续办好培智班。进一步规范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基本实现“一人一案”,确保三残儿童等特殊学生教育全覆盖和入学率100%。探索开展“医教结合”实验项目研究,建立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分工合作的长效机制。

四、坚持立德树人,提升素质教育品质

13.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落实德育相关课程要求,确保课程地位、时间、队伍、条件有保障。积极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开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海陵同发展”“青春故事,师德风采”等主题教育活动,厚植家国情怀。召开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以德育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推进德育一体化实践,打造德育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建设,进一步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落实,开展协同育人。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力量,利用好社会组织、企业、社区等方面的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延伸德育工作时间和空间。继续开展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打造法治教育精品课程。稳步推进“泰州市法治校园”创建工作。

14.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5+2”工程,指导学校申报市级微创新案例。全面推进学生养成教育,广泛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凤城·悦读”活动。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针对学校场地空间特点,打造学生精品剧场。探索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骨干团队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实施中小学生近视监测与干预制度,组织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专项督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结合体育中考改革,强化初中体育教学和个别项目的针对性训练。争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所。鼓励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举办各类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合唱比赛。

15.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家长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坚持公益普惠,在学生需求较多的学校试点推动课后服务。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广泛动员民间艺术家、退休老教师、大学生及社会热心人士等志愿服务力量,为学生提供文化艺术、心理疏导等形式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五、坚持德能并举,增强师资队伍素质

16.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各类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完善师德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划定行为底线。围绕“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继续组织开展师德楷模巡回演讲,更加注重普通一线教师和点滴闪光点的挖掘和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深化留守学生关爱活动,促进“关爱”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全面推广实验小学教师妈妈“916”工作法,完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考核、全线跟踪的工作机制。结合庆祝第35个教师节,做好师德模范、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工作。开展第七届“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

17.加强校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校级干部的管理力度,建立校长任期制,健全校级干部的考核奖惩机制,正常校级干部交流机制,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机制。坚持和完善校级干部任课制度,举办校长培训班,开阔校长视野,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考核、动态管理等制度,促进后备干部成长。规范学校内设机构设置,从严落实中层干部职数规定,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认真落实党管人才政策,切实做好教育系统省“333”、市“311”和区“213”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

18.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名师班和名师工作室管理,组建一批个人名师工作室,带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发挥“双名”团队示范引领作用,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稳步实施“新锐教师”遴选培养工程,营造“名”“优”“新”教师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加强统筹安排,继续做好“泰州师说”培训、“乡村教师培育站”“名师送培”和校本培训工作,提升培训实效。力争2020年达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目标。

六、坚持保障为先,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19.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制订海陵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绩效考核办法,探索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加强“泰微课”资源建设,充实专家型教师团队。建设海陵智慧教育应用服务平台,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全覆盖的网络空间。组织开展区域性特色电教课题项目申报工作。以江苏省“领航杯”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为抓手,积极开展区级各项竞赛评比活动,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市“智慧校园”创建。新建标准化考试教室80个。

20.提高教育经费管理水平。研究制订实施局机关和基层单位装备采购内控制度,开展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活动,提高项目实施的规范程度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中小学会计结算中心正式运行。强化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保障水平。开展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网络,优化资产管理员队伍。开展“精准资助,走访结对”资助育人活动。继续做好海陵区籍普通高校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贫困生资助及城乡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免费教辅用书工作。

21.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启动公办中小学视频监控升级达标工程,完成校园安全监控联网、电子围栏及幼儿园门禁系统的更新、改造项目。筹建综合性安全教育实践体验馆。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继续组织安全实操培训,举办应急救护培训班。切实做好国家、省市区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间节点的安全维稳工作,提高应急处突工作水平。

22.积极塑造教育宣传品牌。完善教育系统对外宣传工作机制,加强与在泰主要媒体和新闻机构联动,以“海陵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教师典型事迹、教育相关政策等,推出系列深度报道。优化“海陵教育发布”微信订阅号发布方式,提高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海陵教育的“含金量”,营造有利海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舆论之势。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