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陵智慧教育 >> 教师发展 >> 教育随笔

让朗朗读书声充盈整节语文课

——2020年海陵区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有感

作者:郭杰 来源:泰州市海陵学校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9日 点击数:

初次拿到比赛文本——宗璞的散文《好一朵木槿花》时,我毫无思绪。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明朗含蓄的文字中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深层思考,曾于2017年和2019年分别作为江苏南京和黑龙江大庆的中考阅读理解。毋庸置疑,这是一篇经典美文。

联想到宗璞的著名散文《紫藤萝瀑布》入选了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我随即翻阅教材,欣然发现,《好一朵木槿花》《丁香结》《燕园寻树》等文章是教材推荐阅读的宗璞散文名篇。看来,主办方采用这样一篇美文作为比赛文本,是颇有意味的。

面对这样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我该教什么?这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写作方法灵活多样,自由自在,不拘一格,但都反映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抒情性强。为了搞清楚宗璞在《好一朵木槿花》中“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等一系列问题,我决定自己先读一读文章。

研读文本一直是我认为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也曾强调过“课文阅读教学设计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材研读”。如果作为授课教师,都缺乏研读课文的意识,亦或者没有仔仔细细地研读课文,又谈何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呢?

在开始设计我的教学思路之前,我将《好一朵木槿花》认认真真地朗读了5遍。每次读书,我都进行了计时。通过计时显示,读完整篇文章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个发现,启发了我。那就是: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之前,要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文本,确保学生的整体感知。在实际教学中,我确实就是这样做的。这让之后的文本分析顺利得多。只有留足时间让学生读,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到文本之中,也就才能生成真正有价值的文本分析。

通过连续不断的文本阅读,我逐渐清晰了文章的行文脉络、主题思想,也就渐渐思考出这篇散文教学设计的一丝端倪——从作者对木槿花的情感态度变化入手赏析文章的主题。

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好一朵木槿花》行文思路比较清晰,作者对木槿花的印象也发生由“平庸”到“惊喜”,再到“悲壮”,直至“期待”的渐进变化。我相信,只要充分阅读文本,找出这样一条明显的脉络对于学生而言并非难事。那么,如何进一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内在情感呢?我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应当就是“朗读”。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多年,我始终认为,反复的深入的研读,是走进文本内涵、走入作者内心的必由之路。于是,我紧紧抓住让作者感到“不同凡响”的“两度花发”,从“惊喜”和“悲壮”两种重要情感入手,带领学生分别精读文本4-8自然段和9-13自然段,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细心品味文本的深刻内涵。

宗璞的散文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作家孙犁曾在《肺腑中来》一文中评论她的作品说:“宗璞的文学,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流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蔓枝。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挑选了两段话供学生深入研读。第一句是:“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第二句是:“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事实上,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在第二遍精读之后,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学生们从“闪”中读出了“眼前一亮”;从“亮亮的”之中读出了“色彩明艳”;从“轻轻的”中读出了“姿态轻盈”;从“忙”中读出了“急切惊喜”……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调整语气、语速和语调,读出作者忽见木槿花发时的“惊喜”之情。第一位同学尝试,第二位同学改进,第三位同学再读,全班同学齐读。一连贯的朗读之后,学生们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油然而生。

第二句话,我提出疑问“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反复出现,朗读时是否需要有所变化?为什么?学生们反复咀嚼,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两句话的重复出现,源于作者看到木槿花从废墟中艰难生长出来,表现了作者由惊奇、疑惑到怜悯、悲壮的情感变化。如此,我觉得,只有大声朗读才能酣畅淋漓地重现作者的丰富情感。于是,学生自由试读酝酿、个别展示、齐读体会的朗读方式顺理成章地出现的实际教学之中。当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出文本的意韵,我进行了朗读示范。这大概就应了余映潮老师的那句话:“教材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

精读4-8自然段期间,学生对宗璞所经历的额“悲伤”不甚理解。诚然,文中提及的“文革”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甚远;宗璞所谓“死别的悲痛”“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极端惶恐”“坐立不安”又相对直白,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翻阅大量资料,大致勾勒出了宗璞的生平经历。

宗璞生于北京,1937年抗战爆发时,年仅10岁的她随父远赴昆明,直到1945年才重回北京。1957年她发表短篇小说《红豆》引起文坛注目,却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

1982年10月,宗璞的“弟弟”冯钟越正值壮年,却因病去世。《紫藤萝瀑布》就写于弟弟逝世前。1988年写作《好一朵木槿花》时,宗璞上有老下有小,父亲的病时好时坏。甚至在医院抢救,医生连下几次病危通知。宗璞前半生颠沛流离,“文革”中的折磨以及之后经历的不少死别,让她内心无比痛苦。

“知人论世”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手法,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深刻哲理。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代文的教学。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有其深深的时代烙印,也都有作者独到深入的洞察理解。教学设计中恰当的背景资料的展示,有益于学生准确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让学生易于和作者产生情感上、思想上的共鸣。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背景资料的阅读,很快就从“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中读出作者看到木槿花后的慰藉和对生活燃起的希望,继而进一步分析出由“惊喜”到“悲壮”是作者情感的递进与升华。

同样作为写景状物的文章,《好一朵木槿花》和《紫藤萝瀑布》有很多相似处,但又不乏不同点。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想起这篇文章的出处,我突然意识到,学习这篇文章,我必须培养学生课内外关联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两篇文章中各选择了一段话进行对比阅读,并让学生对比更喜欢哪一种。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托物言志”写法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感受宗璞散文“明朗含蓄,字字锤炼,句句经营”的语言风格。

纵观整个这节课,我将“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个人读、齐读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教材中的文本,包括推荐阅读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语文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感受文本的画面美、意蕴美、音律美,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激荡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我想,语文课如果少了朗读的环节,那就好像失去了语文课堂的灵魂。

(本文作者为2020年海陵区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