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陵智慧教育 >> 业务工作 >> 文件汇编

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要点

作者:教育局 来源: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5日 点击数:

2024年,是全面完成海陵教育“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幸福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幸福教育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夯实党建基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给江苏教育系统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指导学校制定并落实好《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的实施办法》。加强民办教育领域党建工作,发挥好民办学前教育联盟党委作用,推进民办教育机构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深入开展“书记项目”“一校一品”等党建品牌项目建设,完善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管理能手的“三培养”机制,命名一批党员先锋岗、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加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强化对校园社团、图书、论坛、报告会等的规范管理。落实区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实施细则》要求,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着力提升群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和群团干部履职服务能力,激发群团组织在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到首位,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做好学校领导班子考察、调整等工作。加大对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加强35周岁年轻党员干部、非中共干部的跟踪培养。选派学校优秀年轻干部到局机关阶段性挂职锻炼,推荐局机关人员到基层学校任(挂)职。精准实施“名校长、精锐校长、新锐校长”培养工程,实施项目化管理,强化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定期举办“凤城校长论坛”“科长讲坛”。

3.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压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学校食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食材采购”等方面长效管理机制。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强化正风肃纪。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对党员领导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

二、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4.构建大思政育人机制。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思政育人品牌打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养成、传统文化教育等开展思政育人项目展评活动,遴选8-10个思政育人精品案例,培育2-3所区级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加强德育骨干队伍能力建设,认真实施“名班主任、精锐班主任、新锐班主任”培养工程,开设“班主任讲堂”,举办“班主任读书沙龙”等活动。加强德育载体建设,结合海陵传统文化、城市精神特质等,充分利用好市区红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具有海陵特色的“生活中的思政课”和“行走的思政课”,加快形成校社融通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5.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体艺人才成长通道,探索建立体艺特长学生(社团、项目)小初一体化选拔培养体系,推进中小学体育特色项目、中小学生艺术团布局建设。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开展“美育浸润”项目认领攻坚行动,培育2-3所区级“美育特色学校”。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凤城·悦读”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加强劳动教育研究,以大浦小学碧桂园校区为试点,探索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机制,推动中小学形成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举办“区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

6.实施中小学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强化中小学科学家精神培育,加强与博物馆、科技馆、高校实验室(实训中心)和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广泛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遴选命名一批区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在中小学推广“航模”科学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举办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依托二附中、城东小学、实验小学、海光小学等“学校科技群”、市少年宫和青少年科技协会,探索跨学段、项目式(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创新性学习研究,推动相关高校专业AI团队与我区合作打造青少年人工智能项目,构建“小初贯通+校内外融通”的科学教育海陵样态。

7.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施学生健康提质工程,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近视防控,确保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达95%以上、学生近视率持续下降。鼓励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开展入学前军训活动。优化“润心”行动,落实“两查五清一档”工作要求,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摸排,“一生一档”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生命和挫折教育,开齐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继续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推进“联合家访”,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三、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8.推进教学方式变革。聚焦新课程新课标,引导教师深入研究中高考命题和课堂教学规律,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探究、知识贯通式教学,推进大单元教学、情境化教学,组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信息(数字)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9.强化教科研支撑。建立“研训员蹲点学校、教研场所进学校、教学研究到学校”机制,分类分层指导开展案例剖析、学科差异分析、难点症结研究等个性化教研活动。健全学业质量跟踪监测机制,常态化开展学业抽测,定期开展质量分析。推进学科基地建设,在优势学科学校设立“学科研究中心”。探索幼小、小初科学衔接,在实验小学、城东小学济川校区试行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依托海军中学、海光小学开展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学科衔接教研。加强作业设计研究,修订完善区级“基础教案”“区域学案”和“校本作业”,在大浦小学、海光小学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10.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育人方式转型实验区改革,召开现场推进会,交流推广经验做法和阶段性成果。优化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强学段、城乡间教育资源整合,探索多样态、多维度的教育集团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学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教学质量、身心健康”等因素构成的教师评价体系,优化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四、坚持多措并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11.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组织教师开展抵制“有偿补课”和“违规补课”集体承诺活动,加强师德失范问题常态化督查,开展“师德巡访”专项行动。开展教育家精神学习实践活动,举办“我的教育初心”征文演讲比赛。精心组织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遴选命名一批“胡瑗名师”“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激励教师爱岗敬业。

12.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实施“名教师、精锐教师、新锐教师”培养工程,建立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开展进阶式培训。强化名优教师后备人才的过程性培养和管理,对“江苏省特级教师、教学名师、苏教名家”等后备人才,实施“个性化定制式”培养。启动新入职教师“新基本功”两年达标行动计划;组织开展40周岁以上教师、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评比活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首届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比赛。继续组织教师素质能力全员测试。举办数字化转型能力培训班。加强特殊(融合)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探索特殊(融合)教育骨干教师评选进阶新通道。组建区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13.加强教师资源统筹管理。优化教师队伍配置,推动教师资源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合理流动。完善教师跨学段交流机制。实施“银龄教师”计划。实施“优师”孵化计划,明确省特级教师帮带优秀年轻教师责任,建立任务清单,加强日常考核,发挥省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与管理,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岗位晋升工作。加强乡村定向师范生、签约师范生的跟踪管理,安排寒暑假跟岗实习。

五、聚力扩优提质,统筹各类教育协同发展

14.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微项目”建设,评选推广课程建设优秀案例,提升保教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和学前教育前瞻性项目建设,召开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暨内涵建设推进会。做好省市优质园创建和省优质园复审工作,年内力争创建省市优质园2-3所。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探索托幼一体化发展路径。

15.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质量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聚焦“新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生素养培育、质量评价标准”等领域,探索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的新路径、新经验。加快培育高品质特色学校,指导中小学以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等项目为抓手,构建多样化办学格局,整体提升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确保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提升特需学生的受教育率,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在义务教育学校接受融合教育的质量。会同残联充分发挥辖区康复机构辐射支持作用,推进特殊教育公益普惠、融合发展。

16.推进社会教育提质培优发展。加强社区教育机构功能建设,探索老年大学(办学点)教育活动,启动社区助学点项目试点,新培育2个省级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指导华港镇创成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实施“校家社”协同育人品牌引领工程,加强“泰给力”家长学苑内涵建设,发挥“泰给力”家长成长服务平台辐射效应,推动镇街家长学校建成率100%、社区家长公益课堂开设率100%。加强市少年宫日常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统筹课程资源,多措并举打造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校外教育。

17.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开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年”活动,完善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制度,把强化资金监管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突破口,加强日常监管,构建“线上+线下”动态排查和全流程监管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指导民办学校加强质量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关注生源变化趋势,“一园一策”引导部分民办幼儿园转型发展。

六、强化支撑保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8.强化教育督导评估。组织对6所中小学开展综合督导、8所幼儿园开展办园行为督评。将学校“双减”工作、“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规范“进校园”活动等作为教育督导工作重点,并纳入责任督学常态化督导内容。强化督导问责,推动形成督导事项前期督查、中期跟踪反馈、后期整改落实“回头看”的工作闭环。加强督学责任区和督学队伍建设,开展“督学队伍质量提升年”活动。组织开展责任督学主题督导和实验操作应用等重点任务专项督导。推进教育督导提质增效,创新开展诊断式评价和学校发展性评价,试点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督导评估工作。持续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监测。认真做好2023年市对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考评迎检工作。

19.加快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加强对学龄人口的预测研判,根据生源动态变化状况合理规划布局学校,全力推进二附中新校区等学校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运河路小学、运河路幼儿园新建项目年内交付使用,加快实施区教师发展中心改建项目,启动海军中学新建项目。支持省经济发达培育镇教育发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指导。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流程,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开展“财务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对学校公用经费、专项资金收支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绩效进行检查分析,着力提升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20.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坚持校内校外统筹联动,严格执行“五项规范”要求,完善作息、作业、课程教学、考试、课后服务等管理机制。遴选建立课后服务社会化高水平师资和项目资源库,推进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实施课后服务“一校一案”,推动“课后服务”向“课后育人”转变。发挥“双减”联席会议作用,加强规范校外培训宣教工作,紧紧围绕“规范办学、招生收费、培训内容、资金监管、安全稳定”五大重点,深入开展校外培训专项治理,严格校外培训综合执法,从严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

21.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系统防范发生消防、道路交通、校车、食品、实验室危化品等安全事故。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352工程”达标建设,力争70%的学校完成达标建设任务。会同区住建、公安、交警等部门,为城东小学鼓楼校区和春晖校区建设学生步行护学通道。完成苏陈、泰东、朱庄等3所幼儿园瓶装气改电工作。扎实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第16个防灾减灾日”、反诈骗等宣传教育和防震减灾、安全疏散等应急演练。争创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加强和公检法、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互动联动,引导青少年树牢法治意识。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